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史话

kyky开元官网:
  • 档案背后的故事——吴建业
  • 文章日期:2021-09-10 14:56:52     稿源:

    “……吴建业,瑞昌县人,在九江一中读书时接受了革命思想,回瑞昌任县小学教员,在学校进行革命宣传教育,组织宣传队,又和朱克天、梁良、朱大谋和我们在朱湖组织湖畔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1937年去延安抗大学习,回江西后在新四军办事处工作后,派去武宁山区某游击队担任政治指导员,平江事变后调来丰城工作,不幸因叛徒出卖在丰城遭捕牺牲。周建一,1964920日。”

    这是曾任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长周建一同志于1964920日写给丰城县志编写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封关于丰城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活动的信。信中的吴建业,又名吴大可,号柳门,曾任江西省委前方委员会(后改为赣西南前委)宣传部部长兼丰城中心县委书记,是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的第一个牺牲者。

    吴建业191312月生于江西瑞昌县湓城镇吴家营村,6岁入私塾读书,10岁就读瑞昌县高等小学,16岁考入九江中学,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曾先后转于九江五邑中学、沙河甲种农业学:途沤×⒌谒闹醒Вㄏ志沤恢校┭。

    1934年夏,他在省立第四中学师范科毕业后,旋赴南京参观,企望能找到共产党的组织,但没有成功。后在九江通津小学任教,1934年返回瑞昌县城,任县立泮池小学教员、校长。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华北危急,吴建业利用泮池小学校长的身份,发动瑞昌几所学校的师生进行响应,并用郊游名义,带领一批学生到离瑞昌县城较远的朱湖小学,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这边,吴建业结识了避居在此任教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周建一,并在周建一的启发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七七事变后,吴建业在瑞昌参加抗日宣传队,印刷、散发抗日标语传单。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他改名吴大可。毕业后,党组织派他到新四军南昌办事处工作。1939年南昌沦陷前夕,吴建业和周建一到湘赣特委,与特委书记涂正坤、组织部长曾金声联系,周建一留在修水专员公署做秘密工作,吴建业担任瑞昌武宁游击队队长。同年6月,吴建业、周建一接涂正坤通知,赴平江开会。但他们还未到达平江,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平江惨案”,涂正坤等人被敌人残酷杀害。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将他们另行分配工作,周建一任江西省委前方委员会(后改为赣西南前委)书记,吴建业任前委宣传部部长兼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建业来到丰城,公开职务是县自卫大队指导员。丰城县自卫大队是一支由国民党领导的有600兵员的地方武装力量,吴建业着力提高自卫大队官兵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官兵的抗战热情,不久转到丰城《剑锋报》社当编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412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和爱人范季华分别被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调查统计室秘密逮捕。

    吴建业被关押在国民党县政府后面的积谷仓里。敌人诱讯他准予自新,只要写张脱离共产党声明,愿为三民主义而努力。吴建业断然拒绝了。敌人对他刑讯逼供,用香火烧、灌辣椒水、钉竹钉、踩夹棍、过红砖、老虎凳……,但他都忍受过来了,没有向敌人透露一点真情。敌人经过多次审讯都毫无所获,没有得到半点线索,便认为吴建业“顽固异常”,于621日将他关进泰和马家洲集中营。9月上旬,中共清江支部书记(原丰城自卫大队的中队指导员)胡宗:椭泄哺酉刂行南匚榧翘诽莱乇徊度胗,关在吴建业囚室的斜对面牢房,他们之间,通过歌声互相传递信息。经秘密策划,924日晚,吴建业帮助难友成功越狱,而他却因带着镣铐,行动不便未能一起逃出,还遭受严刑毒打。第二天,吴建业拖着难以忍受的疼痛身体,奋笔写下了壮丽的红色诗篇《勇敢的去吧》对战友的越狱成功表示祝福。

    19411229日,集中营以吴建业“不仅不思反省以往过错,并公然表示不转变,且进而煽动留训人员阴谋暴动”为由,最后决定对吴建业秘密处决。

    1942222日,吴建业被刽子手拉了出去,很多人为他担心,他还大笑起来,视死如归,牺牲时年仅29岁。

    丰城市档案馆 廖文娟

    kyky开元官网(中国)工程有限公司